当前位置:主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

强国太空三人行题库及答案(11.29更新)400多题(2)

时间:2022-11-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答题小能手

A.可以
B.不能

2022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该图像由探测器携带的()拍摄。
A.探地雷达

B.分离测量传感器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成功着陆,标志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A.东风着陆场
B.四子王旗着陆场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隔17年,返回舱再次呈()平稳落地。
A.倾倒姿态

B.正立姿态


2022年4月30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即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
A.集中式
B.一条龙

C.一站式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增加了货包(),方便航天员查找货物。

A.色彩标识
B.二维码标识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A.前向端口
B.后向端口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
A.核心舱

B.科学实验舱


2022年7月25日10时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A.天舟四号

B.问天实验舱


2022年7月27日,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将有助于中国保持和扩大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A.空间物理

B.空间量子通信


2022年7月27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其搭载发射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等6颗卫星用于()。
A.对月球进行进一步的探测和研究

B.开展空间探测、大气密度探测等相关技术验证及试验应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产雪车的研制采用了航天领域的()材料。
A.铝合金

B.碳纤维复合


“中国航天日”是每年的()。
A.4月14日

B.4月24日


“太空空调系统”除了可以调节空间站温湿度、过滤异味与颗粒物之外,还要能制造()。

A.氮气

B.氧气


“漏警”指()了空间物体的交会风险,使航天器或航天员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A.低估
B.高估

“虚警”,即()了两空间物体的交会风险,引发不必要的避碰工作,既浪费航天器的燃料,又影响正常的卫星观测任务等工作开展。
A.低估

B.高估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和阴影坑飞跃探测。
A.软着陆

B.高精度着陆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
A.背面

B.极区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建设。

A.国际月球科研站
B.探测器

《202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利用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持续深化人类对()的认知。

A.基础科学
B.应用科学

一个航天器与另一个航天器在同一时间、以相同速度到达空间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

A.交会
B.对接

一般来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范围在5~1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8吨以内的火箭都可以算作().
A.小型火箭

B.中型火箭
C.重型火箭

三舱载人飞船承载与密封系统包含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承力结构,其中()两舱为密封结构。

A.轨道舱、返回舱
B.返回舱、推进舱
C.轨道舱、推进舱

下列火箭中,采用“两级半”构型的火箭是()。
A.长征五号B火箭

B.长征七号火箭
C.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最佳育种实验室”,那里同时具备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超低温、极洁净等极端条件。
A.海底

B.太空


下列选项中,“()”是对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最凶猛、最迅速、最关键的空间因素。

A.强辐射
B.弱地磁

与常规的火箭发动机相比,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优点不包括()。
A.性能高
B.推力大
C.无污染

D.不可重复使用


世界民用业务气象卫星家族中首颗工作在晨昏轨道的()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数值预报应用需要的大气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A.天链一号

B.风云三号E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最重要的任务是()。

A.技术验证
B.播放音乐

东风-4号(DF-4)远程地地战略导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攻克了两级火箭的级间连接和分离技术、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

A.正确
B.错误

中国已经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需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能力。()

A.正确
B.错误

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是(),组建于1958年。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很注重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太空环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末级火箭加装了剩余推进剂()系统,使用完毕后不会发生爆炸产生碎片。

A.排放
B.转化

中国是第一个让航天员在太空用上()的国家。

A.微波炉
B.健身器械

中国气象卫星以“()”命名。
A.风雨
B.北斗

C.风云


中国的运载火箭最早是由远程战略导弹改进、发展而来的。()

A.正确
B.错误

中国空间站任务启动时,()被列为空间站关键技术之一,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执行相关任务提供稳固保障。
A.蒸馏废气处理装置

B.再生式环控生保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TG),基本构型由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三个舱段组成。其中,()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A.实验舱I

B.实验舱II


中国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

A.问天
B.梦天

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2013年6月20日10时4分至55分进行,女航天员()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5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天地对话给中小学生进行了答疑。
A.刘洋

B.王亚平


中国航天员回归地球后的恢复疗养期,时间大约为()个月。通过疗养,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
A.1
B.2

C.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超大尺寸LED屏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A.控制
B.制造

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过程中,首先发射的第一个舱段是()。
A.实验舱

B.核心舱


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构形是采用()发动系统提供变轨动力的。

A.固体
B.液体

中继卫星可以观测在()轨道运行的航天器,为其提供天基测控服务,并将获得的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

A.中低
B.中高

中继卫星的全称是(),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它观测近地空间内运行的航天器,井将获得的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
A.航空通信卫星

B.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为了使人造卫星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不但要提高它的飞行速度,还要改变其飞行方向。()

A.正确
B.错误

为了保证卫星在基本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获取地面目标的图像,卫星通过同一纬度时太阳高度角应大致相同,须采用()轨道。

A.太阳同步
B.地球同步

为了减小飞行偏差,使探测器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而进行的轨道控制称作()。

A.修正
B.机动

为了增加逃逸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其尾部中增加了()。

A.栅格翼
B.整流罩


为了实现冬奥国产雪车的整体制造,负责此项工作的科研项目组采用了航天的()技术。

A.热压罐

B.结构设计

为了实现冬奥国产雪车舵面车身的流线化,负责该项工作的科研项目组采用了航天的()和结构设计技术。
A.遥感监测

B.风洞实验


为了将船箭组合体安全平稳地转运至发射区,一般垂直转运需要保持每分钟200米左右的速度。()
A.正确

B.错误


为了打造出货物上行效率高、综合任务能力强的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研制团队提出了货物装载/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高效率能量传输及立体信息网络互联技术方案,解决了多功能要求下平台轻量化设计难题。()

A.正确
B.错误


为了提高航天员对航天飞行环境的耐力与适应能力,以及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航天员需进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其中()包括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失重适应性训练。
A.心理训练

B.前庭功能训练


为了让嫦娥五号节省推进剂,在研制阶段,火箭团队开展了精细化的“()”关键技术验证攻关。

A.窄窗口多轨道

以上相关的更多内容请点击新题查看,以上题目的答案为网上收集整理仅供参考,难免有错误,还请自行斟酌,觉得好请分享给您的好朋友们!



相关阅读